从朋友到“老板”,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工商管理学院 唐朝阳
闷热的午后,望着窗外川流的车辆,细数着我与导师的理工时光,一片片珍贵的回忆,一时竟不知从何串起。但有一首歌却在耳边一直回响,“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梦然的这首《少年》是疫情期间大火的一首歌,歌曲表达了当一个人经历过时间的洗礼后,仍能保留年少时那份纯真的可贵。时间荏苒,我与导师——王展昭老师已经相识了4年,4年之中,王老师从朋友变成了我研究生生涯中的“老板”,时光改变了王老师在我求学生涯中的身份,不变的还是他身上的那份亲切和真实。
初识王老师,是在大三的一门专业课上。首次上课前,同学们都在讨论说系里来了一位年轻的男博士,而作为专业长的我对此消息竟毫不知情,所以有些好奇这位刚毕业的大哥能不能hold住这群已经“油盐不进”的大三学生。不出所料,王老师的首堂课还真的没有那顺利。先是教室的多媒体系统与授课软件不兼容以至于不得不调换教室,后是可能首次上课太紧张的缘故,王老师说话声音很小并且额头一直冒汗,说实话,坐在后排的我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讲些什么。更尴尬的是,王老师的首堂课并没有按常规出牌进行课程介绍,而是讲起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多智能体建模仿真分析,这对一群本科生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在他满脸自信的背后,殊不知那密密麻麻的模型图因为字号真的太小了,学生压根什么也看不清,而我们也不好意思打断他,只能对着他傻笑。对于那个瞬间,王老师可能早已不记得,而现在的我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那么一丝好笑和温暖,但就是这个奇妙的瞬间默默为我现在的研究方向埋下了种子。课堂中间休息的时间,我决定向王老师反馈下上课的情况,顺带介绍下我专业长的身份,以方便日后整个专业的学习交流。从那之后,我好像成为了王老师在理工大的第一个熟知的人。
那门课结束之后,王老师又带了我们一门课,并且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大四上学期仅有的一门专业课任课老师居然还是王老师。所以,在这三门课的交流之中,无形中我和王老师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我们日常交流的话题已经超出学习之外,我越来越感受到这位年轻老师身上的那份真实。在最后一门课结束之时,同学们都在感叹缘分的奇妙,王老师竟能带我们这么多门课,真要结束了还是有那么一丝的不舍。但其实,我和王老师之间的友谊之路才刚刚开始,因为我的本科专业实习指导老师是王老师,毕业大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依然还是王老师,这当中全专业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换过指导老师。咳,缘分可能真的就是那么深吧。
在当我为本科毕设选题深深发愁的时候,王老师问我要不要从他现有的研究方向中进行选题,只是做起来会有些难。带着一股莽劲,我答应了。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收集文献资料确定选题方向,到确定论文提纲完成开题报告,再到论文研究方法的学习,以及最后论文的修改与定稿,王老师在其中的每一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而那时的我已经开始慢慢学习和接受王老师的科研风格。
本科毕业之后,我荣幸的加入到了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队伍中。临行前,王老师鼓励我“青春无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在西部我要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担当。带着王老师的一席话,我踏上了前往西部的列车,那一年说长不长,但却令我终身难忘。在西部的一年,我和王老师并没有失去联络,王老师时常嘱托我在完成扶贫任务的同时,要保持学习的熟悉感,以便一年后回到学校能够尽快地进入到研究生的科研学习状态。
一年的西部生活之后,王老师也顺利申请到了硕导资格,我们开始兑现彼此的承诺,此时王老师在我求学生涯中的身份从朋友变成了“老板”。但我还能和“王老师”成为朋友吗?带着大大的疑惑,我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活。
开学的第一周,我们两个就进行了一次师门组会。听起来可能有点诙谐,两个人也能叫开组会?但真的就是开组会。王老师开组会的时候真的很严肃,或者说对待科研真的很严肃。那一次组会,王老师向我介绍了师门当前的科研方向,并且认真地讨论了我的研究生三年目标规划和我第一学期的科研学习任务。听起来有些恐怖对不对,研一第一学期就要着手做科研,从此我会不会抑郁啊?事实并非如此,整个研一王老师一直很注重我科研兴趣的培养,比如开学第三周就让我一个人参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学术会议,紧接着下个月又参加了一次学术会议,正是在这种亲身体验式的观摩中我对科研这件事慢慢建立了概念,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再加上一周一次的组会学习心得交流,我慢慢找到了科研的影子。
在这中润物细无声的培养中,研一第一学期的后半段王老师决定引导我开始尝试写一篇科技论文。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无数次的想过放弃,是王老师每次的亲历亲为一次次的感动着我,鼓励着我,让我坚持到了最后。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因为一些情绪上的排斥我没有沉下心好好的写MATLAB数据分析代码,没有认真的去找程序上的漏洞。但就在一个下课后的中午,我意外的发现王老师正在办公室帮我认真的修改代码,当代码运行成功的那一刻,从他欣喜的脸上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愧疚。好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遍编痛苦的修改中,这篇论文最终被一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学部认定的A刊录用。
疫情休假期间,面对时光大把流逝的无能为力,我开始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了无限的焦虑。王老师得知后,第一时间对我进行了电话心理疏导,帮我分析我暂定就业方向中的利与弊。与此同时,王老师开始带我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撰写的过程中王老师还会时不时的与我探讨他的思路疑惑,这让我看到了“朋友”这层关系的存在,而没有“老板”带给我的压迫感。也正是在这循序渐进的科研锻炼中,我越来越能感受到科研的魅力,也越来越想向这个真实的少年看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很荣幸也很庆幸能够结识王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王老师的榜样力量对我影响至深。从四年前的课堂相识到今天,再到未来,我和王老师的身份关系也许还在默默的发生改变,但不变的是我们之间的友谊,不变的是那份温暖的师生情愫,不变的是王老师身上的那份真实,从朋友到“老板”,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导师简介:王展昭,男,河南焦作人,管理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师,研究方向为复杂性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在《中国管理科学》《科学学研究》《系统管理学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国自科AB类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在《科技进步与对策》《软科学》《统计与决策》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部。